水管漏水,物业推诿,维修无门,这是许多业主曾面临的糟心难题。当家中下水管突发漏水,物业却以“不归我们管”“走流程太慢”等理由拖延时,业主该怎么办?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。
一、先明确责任:漏水管道归谁管?
1.区分管道归属
公共管道(如楼栋主下水管、外墙排水管):物业负责维修,费用从物业费或公共维修基金中支出。
专有部分管道(如业主家内厨房、卫生间支管):业主自行维修,可申请使用房屋维修基金。
2.快速判断技巧
观察漏水位置:若在墙内、天花板或楼道等公共区域,大概率是公共管道;若在自家室内装修范围内,可能是专有部分。
联系物业:要求物业出具管道权属证明(如竣工图纸),明确责任边界。
提示:若物业以“管道属业主自用部分”为由推诿,切勿盲目自行维修公共管道,否则可能承担额外责任。
二、物业不作为?四步维权法
第一步:书面催告
向物业提交《维修申请书》,明确漏水位置、影响及物业责任,要求限期维修(建议留存快递单、微信记录等证据)。
引用法律:《民法典》第942条,物业有义务及时维修公共区域设施。
第二步:求助业委会/居委会
若物业仍不回应,向业委会或社区居委会反映情况,申请协调或召开业主大会表决维修方案。
第三步:投诉举报
住建部门:拨打12345或通过当地住建局官网投诉物业不履行合同。
房管部门:要求核查物业是否挪用公共维修基金。
第四步:法律途径
若漏水造成财产损失(如浸泡家具),可起诉物业要求赔偿,需提供漏水视频、损失清单等证据。
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281条(公共部分维修责任)、第942条(物业服务合同义务)。
三、特殊情况:紧急自救指南
1.临时止损
关闭总水阀,用胶带、防水布临时封堵漏水点,避免损失扩大。
留存现场照片、视频作为后续维权证据。
2.申请应急维修基金
若物业拒不维修且漏水危及安全,可向业委会或街道办申请紧急使用公共维修基金,无需2/3业主同意(《民法典》第281条)。
四、预防措施:避免未来纠纷
1.装修时明确管道权属
在装修合同中约定:若改动公共管道需经物业同意,并明确后续维修责任。
2.定期检查管道
老旧小区可联合业主要求物业定期检修公共管道,留存检修记录。
更多房产知识,欢迎持续关注象盒找房娄底房产网。

S0/

二星经纪人/娄星区

三星经纪人/娄星区